海南鹩哥是海南一种常见的鸟,我们把鹩哥、八哥都叫鹩哥。小的时候我们敢爬树的小伙伴们经常会爬上高高的椰子树抓鹩哥的小鸟来养,我们用花生嚼烂了喂它,或在草坡上抓蝗虫来喂,经过驯养后,鹩哥和八哥一样是会学人讲话的,比鹦鹉讲得还要流利,我姑妈琼以前就养过一只鹩哥,关在鸟笼里,她那些麻将伴一来就爱逗它,久了居然学会了一见人来了就叫打麻将。
海南有一段关于鹩哥的民谣,小时候奶奶经常教我唱,这里我也音译一下。
鹩哥
鹩哥,鹩哥
liao ge, liao ge
骑牛过坡
hia eu guei pe
牛身生虱
eu dian die diai
马身生毛
vie dian die mo
三喂挖坑
shan wuei wuia hang
合进拜长
guam jin beai due
鹩哥(学名:Gracula religiosa):是雀形目椋鸟科的鸣禽。体形较大,体重165-258克,体长234-304毫米。全身大致为黑色具紫蓝色和铜绿色金属光泽。特征为头侧具桔黄色肉垂及肉裾,雌雄相似。善鸣,叫声响亮清晰,能模仿和发出多种有旋律的音调。
多成对活动,有时结群。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次生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和混交林中。常与八哥、椋鸟等合群在果树上觅食。尤常见于林缘及林间小面积的开阔地上,嗜吃野果,兼吃昆虫。繁殖期为2-5月,一年繁殖1-2次。每巢产卵3-4枚,孵卵以雌鸟为主,雄鸟有明显护巢现象。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和中国。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次生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和混交林中,尤以林缘疏林地区较常见,也见于耕地、旷野和村寨附近的小块树林中。常聚3-5只的小群活动,冬季则多集成10-20只的大群。社会性行为极强,若其群中的一只鸣叫,其他鸟则长时间地在附近徘徊鸣叫。鸣声清脆、响亮而婉转多变,繁殖期间更善鸣叫,常常彼此互相呼应。多变,而且能模仿其他鸟类鸣叫、甚至学会简单的人类语言。
主要以蝗虫、蚱蜢、白蚁等昆虫为食,也吃无花果、榕果等植物果实和种子。嗜吃野果。果树上的果实成熟期间,尤其是无花果或类似多果肉的果实成熟季节,常和其他嗜吃果实的鸟类大群光临。也兼吃昆虫,如蚱蜢、白蚁等。
海南八哥,即家八哥,学名:Acridotheres tristis。原分布区在印度及邻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出现北移,且被引种到世界各地。海南八哥为中型鸣禽,体色接近巧克力色或灰色,头颈部呈黑色,体长约二十五至二十六厘米,鸟喙、眼斑、脚与爪部则为黄色,飞行时翅膀上可见白色斑纹。海南八哥可以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也能像八哥一样模仿人语。
海南八哥有很强的伴人性,是一种伴随人类居住区分布的鸟类,和人类关系较为密切。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等开阔地区,尤以农田、草地、果园和村寨附近较常见,也见于城市公园。多活动于居民点附近,喜集小群活动。
海南八哥常成群活动,有时也和斑椋鸟混群。主要在地上活动和觅食,也常伴随家畜活动和觅食,有时站在家畜背上啄食寄生虫。休息时多停于树上或电线杆上,很少进到森林和无人居住的地方,是一种和人类居住环境联系密切的鸟类。海南八哥属杂食性鸟类,主要以蝗虫、蚱蜢、甲虫、蚊、虻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谷粒、植物果实和种子等农作物和其他植物性食物。
sicnature ---------------------------------------------------------------------
Original cont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I P 地 址: 18.119.138.124
区 域 位 置: 美国马萨诸塞
系 统 信 息:
https://www.mybabya.com/post/4715.html
Antecedents page:
蟒蛇科普|海南仙岛|海南乡情论坛|JiaYu Blog
sicnature ---------------------------------------------------------------------